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2025-08-13【祝贺】2025第五届“道教养生辟谷班”在白石山三清观圆满举办
2025-08-13【问道心得】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2025-08-122025年第五届辟谷养生班开展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活动
2025-08-12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黄帝内经》五大春季养生智慧:成吉人,养天相!
2022-03-16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问道白石山】想要追求平和从容的生活吗?应该这样来做!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龙道人——徐 亮
因欲望太强而不安,人就永远不会有“稳”的感觉;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保持朴素宁静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简静的潇洒从容。
朴素宁静
心安定了,个性就安定了,个性安定了,身也就安稳了。一个人的身心处在稳定的状态下,即便住茅屋都觉得妥当,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
在喧嚣的社会里,人心多处于浮躁之中,碰到一点小事就自乱阵脚,产生慌乱、愤怒等不良情绪,足以让人食不知味、睡不觉香,就算山珍海味当前,也是难以下咽,哪里还吃得出开心来?
或许,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说法:“住茅屋便身安稳,菜根香让人性安定。”人类文明进化到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反思并尝试,如何在过度开发的环境中,重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大隐于心
古代贤士在仕途中感到极度疲惫和厌倦后,往往会选择清闲的隐居,登山择屋,守候一田茶树,悠闲观花读书,静送日升日落,生活自给自足,以作一个充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管日花茶的“小隐”。
更有甚者,看破红尘,身处闹市而心如止水,纵然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心情归一,这种算是“大隐”,却是普通人极难达到的境界。
身处现代城市喧嚣中的人们,其实更向往“小隐”的生活,盖一间茅屋,在清山和秀水的夹角间,种一田茶树,在种茶和品茶中找到生命的坐标。早晨,推开格子窗,有一轮红日从山的底角升腾;傍晚,又见一轮红日在彩霞的映照下徐徐回家。这是何等的逍遥、何等的舒畅啊!
其实,小隐隐于身,大隐隐于心,心若安定,身在哪里又有何妨?既然小隐难隐,那就让自己去尝试身居闹市,以小隐之心成就大隐之心境——心安性定!
一个人穿得朴素整洁,何必光艳照人?吃得三餐饱腹,何须山珍海味?住得防风避雨,天伦得以团圆,何须高楼大厦?行得健步如飞,何须鲜车驽马?
静观自得
内心不安宁的人总喜欢向外攀缘,盲目地追求名利、财色,而且“这山还望那山高”,比来比去始终没完没了。如果将这攀缘的心收回来,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便能安能静。
北宋哲学家、儒家理学代表人物程颢有诗言:“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得下来的人,生活一定会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相反,不能向内观照、一味地向外追逐名利的人,则永远活在空虚与烦恼中。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能放弃功名利禄等各种欲念,冷却人世间的奔竞追逐,心安性定,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自己心灵的菜根香,就能长存鸢飞鱼跃、活泼洒脱的天性,淡然从容,以一份精神上的淡然空灵而遗世独立,笑对人生的各种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