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想要追求平和从容的生活吗?应该这样来做!

来自:白石山三清观 发表日期:2019-07-05

【问道白石山】想要追求平和从容的生活吗?应该这样来做!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龙道人——徐    亮

      因欲望太强而不安,人就永远不会有“稳”的感觉;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保持朴素宁静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简静的潇洒从容。

11.jpg

朴素宁静

      心安定了,个性就安定了,个性安定了,身也就安稳了。一个人的身心处在稳定的状态下,即便住茅屋都觉得妥当,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

      在喧嚣的社会里,人心多处于浮躁之中,碰到一点小事就自乱阵脚,产生慌乱、愤怒等不良情绪,足以让人食不知味、睡不觉香,就算山珍海味当前,也是难以下咽,哪里还吃得出开心来?

      或许,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说法:“住茅屋便身安稳,菜根香让人性安定。”人类文明进化到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反思并尝试,如何在过度开发的环境中,重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大隐于心

      古代贤士在仕途中感到极度疲惫和厌倦后,往往会选择清闲的隐居,登山择屋,守候一田茶树,悠闲观花读书,静送日升日落,生活自给自足,以作一个充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管日花茶的“小隐”。

      更有甚者,看破红尘,身处闹市而心如止水,纵然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心情归一,这种算是“大隐”,却是普通人极难达到的境界。

     身处现代城市喧嚣中的人们,其实更向往“小隐”的生活,盖一间茅屋,在清山和秀水的夹角间,种一田茶树,在种茶和品茶中找到生命的坐标。早晨,推开格子窗,有一轮红日从山的底角升腾;傍晚,又见一轮红日在彩霞的映照下徐徐回家。这是何等的逍遥、何等的舒畅啊! 

      其实,小隐隐于身,大隐隐于心,心若安定,身在哪里又有何妨?既然小隐难隐,那就让自己去尝试身居闹市,以小隐之心成就大隐之心境——心安性定!

      一个人穿得朴素整洁,何必光艳照人?吃得三餐饱腹,何须山珍海味?住得防风避雨,天伦得以团圆,何须高楼大厦?行得健步如飞,何须鲜车驽马?

静观自得

      内心不安宁的人总喜欢向外攀缘,盲目地追求名利、财色,而且“这山还望那山高”,比来比去始终没完没了。如果将这攀缘的心收回来,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便能安能静。

      北宋哲学家、儒家理学代表人物程颢有诗言:“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得下来的人,生活一定会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相反,不能向内观照、一味地向外追逐名利的人,则永远活在空虚与烦恼中。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能放弃功名利禄等各种欲念,冷却人世间的奔竞追逐,心安性定,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自己心灵的菜根香,就能长存鸢飞鱼跃、活泼洒脱的天性,淡然从容,以一份精神上的淡然空灵而遗世独立,笑对人生的各种风风雨雨。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