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白石山三清观
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宗教,以黄帝为始祖,太上老子为道祖,张道陵天师为教祖。浩浩玄风五千年,道化兴行,济世利人,人天欢喜。几千年来,道教文化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留下诸多的经典。如《道德经》、《南华真经》、《清静经》、《度人经》等等,不仅蕴含着道教“济世度人”的宗教思想情怀,更是饱含着民族智慧的结晶。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和生活准则。“道”是万物之奥,是众圣仙真,是慈悲智慧,是正信正行,是生命归途。《北斗经》中说:“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邱处机祖师长春真人在《垂训文》中说:“吾教门人、后辈知悉,尔等悟士,既入玄门之大道,必通夙世之善根。一证今生之善果,二修来劫之不堕”。道经中说:“居士者,在家修行者也。皈依三宝,遵守五戒。虽身不在庙宇,但日常功用一样。若能诚心敬信,必能身登紫云,名书仙籍。若能存善济物,必获果报无穷”。作为皈依弟子,而今皈依大道,得闻正法,当珍惜此等无上因缘和福报,守循太上之法律,谨遵师训,不忘圣恩,加强道文化学习和修行,勇猛精进,护教弘法,广行善举,积功累德,修真度人,以证大道。居士、弟子修道首先在于明道,而明道之义首先在于明理。世间有大道正法,宗教有若干教派,但也存在魔法与邪见,不明理,不明道的修行容易落入邪见,害人害己,严重的会影响到国家、社会和家庭。

明理之道,在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信仰和教义,关系到自己修行取得的成就。道经中说:“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宝,必致轮回邪道,颠倒沉迷”。“道、经、师”三宝是一个道教徒的核心信仰。学道,没有皈依三宝,就会与正法无缘。皈依三宝就是入道登真之不二法门。道教认为万物皆在运动之中,而一切有形的事物皆由“有”产生,“有”产生则来自于“无”,而“无”则源于一种不生不灭、自然存在的东西,道祖老君称其为“道”。道无名无相,无声无色,不可触摸,视之不可见,生天、生地、生万物,是一切万物的主宰和规律。是宇宙世间至圣至灵的真理和大法,是我们信奉和顶礼的诸天神圣和仙真,即“道宝”。道是大智慧、大清静、大慈悲,崇高神圣。皈依“道宝”,就是入道修道追求最高的终极方向和目标;皈依“道宝”,就是要去信奉道的精神、思想和准则,抱着道心去修正自己言行和精神。皈依“道宝”是根本,是皈依的本体。

“经”为“道”的有形化。“经宝”是指行道悟道之法,经书中包含大道之理,仙真祖师修道心法。经以载道,所以要皈依“经宝”。我们在修行过程要用“经法”来照亮内心,启迪智慧,使自己的道心显现,方能够闻得正法,悟得真道。“经宝”可以说就是我们修道成道的桥梁,是依凭。道经中说:“道非经不传,经非师不明”。“欲知上山路,需问下山人”。经文是自然而成的天书和祖师心法,需要得名师指点和传授,所以学道需要皈依“师宝”。“师宝”是“苦海慈航、引路人、度人之舟”。父母给你的是肉身,而师父给你的是法身慧身,是修道的指路人。王常月祖师说:“若非真师,垂慈开示,引诱灵机,安能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而不致堕落邪见,错入旁门耶”?有师父的引导,方能学最上乘法,不落邪见。师恩莫能量,皈依后要恭敬师父,谨遵师训,依教奉行,切不可有任何诽谤、背叛师父的行为。皈依三宝,不是为了追求财富和名利,而是为领悟人生真谛,求得心灵的解脱和精神超越,学最上乘,探求真理,发大愿,度人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