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从老子《道德经》中领悟:为人处世,但求四颗心!

来自:贵港市道教协会 发表日期:2020-11-11


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   

陈应伟

————参加2020年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有感



【前    言】:2020年10月26—31日,2020年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在南宁举行。广西区民宗委副主任梁柳宁、宗教一处处长谢春明、副处长唐   卓以及来自全区道教教职人员30多人出席参加培训班学习。培养班邀请了广西区民宗委副主任梁柳宁、广西区委党校老师庄    严、谭英俊教授;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潘宏纹等莅临授课。

微信图片_20201111081401.jpg


广西区民宗委副主任梁柳宁在培训班上授课


  通过参加2020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的培训学习,使我自身的工作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此次的培训学习,对自我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目标,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立足本职工作的潜力和信心。通过几天来,参加本次学习培训,聆听了梁柳宁副主任主讲的《教职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庄   严老师主讲的《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与国家文化安全》、潘宏纹副教授主讲的《道教与宗教中国化方向》、谭英俊老师主讲的《新时代管理方法与艺术》等课题。


【导    语】:老子的《道德经》是人类为人处事的准则。修行成为“道心德身”之人,是人生在世之本份。道是形而上,德是形而下;道是体,德是用;道是宇宙的本体,德是万物实践道之用;道是理也,有理行遍天下无难事,无理寸步难行。道是大路,供众生行走的轨道,德是实现道的本质,如地球上有山,有水,有土地,承载万物,曰厚德载物,供万物生活、生存,不求回报,默默付出之德。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是以几近于道。


微信图片_20201111081405.jpg

广西道教协会副会长陈应伟道长参加学习培训



【核心提示】:学习培训    “四颗心”    包容   谦虚   平和   沉静


一、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大其心”,就是通常说的“度量大”和“肚量大”,“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不管遇到世间再多的是非与爱憎,都要不以为意,不让其扰乱自己的心智,而要以宽容和接纳的心态来应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失败与落寞之际,且学潇洒自在的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之事,宽心能忍万千烦恼。即便是“泰山压顶”,依旧岿然不动,气定神闲。

          宋朝名相韩琦一天晚上写信,一个小兵在旁边端着蜡烛照明。不留神蜡烛一歪,火苗点着了韩琦的胡子,烧焦了一片。韩琦用袖子一抹,接着写信。过了一会儿,韩琦抬头,发现拿蜡烛的小兵已经换人了,就问:“刚才那个士兵呢?”小兵答道:“被管事的换走了。”韩琦说:“你去把他和管事的都叫过来。”过了一会儿,先前的小兵面色惶恐地跟着主管来了。韩琦对主管说:“不用换人了,这个后生已经知道怎么拿蜡烛了。”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做一个良善之人,有容人的雅量,便是一种最美的修为。


微信图片_20201111081409.jpg

广西道教协会副会长陈应伟道长在学习培训上听课


二、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虚”,是虚位以待的虚;“受”,是指接受、容纳、吸取。就是要你去掉壅塞,不断更新你的知识,接受新事物,发展完善自我。

“虚其心”,其实是一种空杯心态。学习上,一个人只有保持空杯心态,才能够学到万事万物的本质。处世上,一个人如果能虚怀若谷,便能够受到天下至善至美的眷顾。

          战国时,燕昭王向郭隗请教如何使国家强盛。郭隗说:“三皇五帝将大臣当做老师一样看待,有德的君主将臣子当做朋友一般交往,强大的盟主对待大臣如同宾客,只有亡国之君才会将臣下视同罪囚。听凭大王选择。”燕昭王说:“寡人愿意学习,却没有好老师。”郭隗说:“大王真要有志于国家富强的话,我愿意为天下的读书人开路。”于是燕昭王为郭隗建筑宫室,待之以师礼。不到三年,很多贤士纷纷前来效命。燕昭王重用苏秦、乐毅等贤能大臣,上下一心,韬光养晦,造就了燕国一时盛世。

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胜的要诀。

人生,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探求新知的精神。

人生,需要适时放低姿态,收敛锋芒,谦恭做人。

正所谓,“虚心七窍通”。虚心的人自然大有人缘,能学习各家之所长,迅速壮大自己。唯有虚其心胸,方能容纳天下一切善处。


微信图片_20201111081422.jpg

2020年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    一景


三、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平”,就是平静、平和,也有公平、公允的意思。是说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客观公正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处理好个人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这世上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平和的心境。

人生有诸多难题,我们都躲避不掉,与其怨天尤人,发脾气,不如心态平和,找利弊!

《苏东坡传》中曾评论:“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失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正是苏轼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过的苦难,都反过来滋养了苏东坡的人生。他一路走来,尝遍了世事无常的滋味,也促成了生命中的芳华不歇。

“人间有味是清欢。”

正是因为有着清欢的心境,“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不过分严苛,也不过分放纵,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生活,贵在心境平和。得意时,不骄傲不炫耀;失意时,不气馁不颓废。不囿于一城一池,不计较一锱一铢,不在意一得一失,装得下天地万物,容得下功过是非,忍得下委曲误解。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5.jpg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会仙岩、白沙罗丛岩道职人员赴百色起义纪念碑、廉政教育基地、百色起义纪念馆等接受现场教学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四、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潜”就是沉,深,隐形;“观”是察看。“观天下之理”,就是掌握大道理,以适应人事。事物呈现在人面前的是表象。心浮气躁之人,对表象只会走马观花。要想探寻事物的本质、天下之至理,非潜下心思不可。

一位学道者问道长:“师父,以我的资质,开悟需要多久?”道长说:“十年。”学道者又问:“如果我加倍苦修呢?”道长说:“二十年。”

学道者很疑惑,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呢?”道长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道者惊讶:“为什么?”道长说:“当你只看见结果,就无法静下心来,也就永远得不到结果。”

         在这个快节奏社会,很多人都如同故事中的学道者一般急于求成,甚至投机取巧;更有的人心浮气躁,不靠努力和拼搏,一心只想通过捷径去达到目的。

        殊不知,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沉下心来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微信图片_20201111081418.jpg

培训班学员赴百色起义纪念碑、廉政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包容,谦虚,平和,沉静。

        老子这“四颗心”,是一种豁然明朗的性情,更是自心清净的处世之态。愿你能拥有这四颗心,愿你今天比昨天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愿你余生柔韧又自在,活出更好的自己。

        【结    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奇书,老子所着《道德经》曾被做出过无数种解读。有人认为本书是一本兵书,其中说尽了各种行军打仗及诡谲变化之事;有人认为本书是一本治国之书,其中内容多离不开君王和臣民,更是将为国、为家作为最终的政治理想;也有人认为,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哲学作品,老子第一次为“道”赋予了超越的属性,从而使其成为“轴心时代”的东方代表人物。

        古往今来各家各派的名士对《道德经》一书做出过注解,虽然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尽相同,但彼此始终不离二字,即《道德经》的最核心“道德”,并从中体现了其四颗心:“包容,谦虚,平和,沉静”……


3.jpg


参加2020年广西道教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与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班学员    合影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