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2025-08-13【祝贺】2025第五届“道教养生辟谷班”在白石山三清观圆满举办
2025-08-13【问道心得】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2025-08-122025年第五届辟谷养生班开展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活动
2025-08-12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黄帝内经》五大春季养生智慧:成吉人,养天相!
2022-03-16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第一个层次的“神仙”概念的含义,是指“神”与“仙”的集合体,即“神仙=神+仙”。
首先,我们来看“神”与“仙”这两个概念:原初意义的“神”是指自然神,指天地宇宙造化所生、与天地并长久的神明;而原初意义的“仙”是人通过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仙真。这两类不同的状态已经说明“神”与“仙”不是同一个概念,因此由二者组合而成的“神仙”概念应当是指“神”与“仙”的集合体。
其次,先天尊神与后天仙真的区别,表明了“神”是独立于“仙”而存在的,因此“神仙”概念中应当包含“神”与“仙”二者。最后,“神”的存在不仅突显了道的存在的至上性,而且也为围人们积功累德,下学上达,提供了榜样。所以在道教的神仙系统中,“神仙”概念是包含着“神”与“仙”二者的。
第二个层次的“神仙”概念的含义,是指“仙”,“神仙=仙”。这个层次的“神仙”概念较第一层次的“神仙”概念,范围会缩小一些,在内涵上有所缩减,这里的“神仙”概念侧重突显羽化登仙这一方面的内涵。首先,这一层次的“神仙”概念是以对“神”概念与“仙”概念的原初含义的明确区分,作为最根本的分析判断的基础的。
对“神仙”概念的最初界定见于汉代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他在其中指出:“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我们从班固的这个定义中不难发现,其对“神仙”概念的界定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班固所说的“神仙”要“保性命之真”;另一方面,班固所说的“神仙”要“游求于外”,强调“神仙”对于世俗世间的超越性。
在《钟吕传道集》中,作者是将“神仙”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指概念来使用的。作者指出:“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在此,作者明确表示“神仙”是“仙”的五个等级之一,是“不离于神”的一种“仙”。
在《宗教大辞典》中,“神仙”概念被定义为:“道教信徒所理想的一种修炼得道、超脱尘世、神通变化、长生不死之人,又称‘神人’或‘仙人’”。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神仙”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神仙”是超越性的一种存在;第二,“神仙”是通过“修炼得道”而成就的;第三,“神仙”是超越于世俗的;第四,“神仙”具有“神通变化”“长生不死”等超自然能力;第五,“神仙”在其本质上是具有这些超自然能力的“人”。
我们可以看到从汉代到当代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神仙”概念的定义,均将“神仙”概念指向了“仙”概念,而原初意义的“神”则退隐在“神仙”概念的不明显层面了。其次,从中国古代文献的分类方式上来看,关于“神仙”与“神”的记载被明确地分属于不同类型的著作之中,或者在同一著作中被分列于不同章节之中的情况,也表明“神仙”与“神”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换言之,“神仙”不包括“神”。而如果“神仙”概念不包括“神”的话,那么这一概念所突显的是“仙”的层面了。
在这一层次上,“神仙”概念应当被理解为“(具有)神(通的)仙”。这样一来,其不仅能够彰显出“仙”的修炼得道、长生不死、超自然能力等神通特征,而且还隐含着神与仙都归属自然大道的本源内涵。
第三个层次的“神仙”概念的含义,是指某种具体的“仙”,或者说是“仙”的一种类型。依据《钟吕传道集》中对于“神仙”概念的界定,即表现为“神仙=(不离于神的)仙”。这个层次的“神仙”概念较第二层次的“神仙”概念,在内涵上又有所缩减,即其不仅将“神”排除在“神仙”概念的内涵之外,而且还将非“不离于神”的其他类型的“仙”也一并排除在“神仙”概念的内涵之外。当然,这里的“神”不是指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主体性的“神”,而是指“灵魂”或“神识”,这个层次的“神仙”概念内涵最小,其特指“不离于神”的“仙”。
“神仙”概念的产生是“神”概念与“仙”概念交汇与融合的历史显现,是在这两个概念各自演化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这一方面说明了原初意义的“神”与“仙”具有本质性的区别而不可加以混淆,而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本源于大道化生的“神”与“仙”的内涵的不断在历史里开展。因此,无论“神”与“仙”具有怎样的异同之处,但是对于“人”而言,二者都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存在。相对于“人”的有限性,“神”与“仙”均被人们视为超越性的存在而被归为一类,从而产生了“神仙”概念。
但人与先天尊神、后天仙真都是大道所化,本质上神、仙、人都有与道合真、应机教化的能力或潜能的;神仙是有道和得道的榜样,所以我们既崇大道又拜神、仙。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