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道教协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暨全面从严治教实践活动
2025-05-01桂平市道教协会第二次代表会议胜利召开
2025-04-30广西桂平市道教界开展“5.1”消防安全检查
2025-04-29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白沙罗丛岩2025年皈依拜师活动圆满举行
2025-04-28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道长告诉你每天如何养生,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 !
2021-11-02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今日冬至,乃道教最高尊神元始天尊圣诞,元始天尊为道教最高之神三清之一。 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之合称也。元始天尊生于宇宙混沌之先,居于玉清圣境清微天。灵宝天尊居于上清真境禹余天,道德天尊居于太清仙境大赤天。 志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京山上。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 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圣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道教玉清元始天尊宝诰,常持诵必可获福无量! 玉清元始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第一位神。在道教的三清殿中,中座的元始天尊手执黍米宝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天尊禀自然之气,在宇宙之前已存在。天尊道体不生不灭,真清真静,虚无自然,即使天地沦坏,也不受丝毫影响,每当新的天地形成,天尊就下降人间,向世人传授真经宝符,称为“开劫度人”。 《玉清宝诰》上说:天尊“现有为之梵相,具无极之神通。敷演真玄,破无有色空之碍;拯提趣类,绝智愚高下之分”。 《玉清表文》上说:“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一元之始,万道之宗。道本太玄,骘配阴阳而宏大造。恩推上德,运行今古而度群生。包六合以强名,统一元而纲象。真圣之宗,人天之祖。处上极无上,大罗之境。檀炽钧音,苍胡颉宝。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立三才,开张万范。圣德无穷,不容宣赞”。天尊圣诞日为一阳初生的冬至日。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善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2021.12.21 农历:十一月 十八日 冬至,又名“一阳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节指的是冬天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长至指的是在这一天里,晷(日影)最长,亚岁指的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过年。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贵”,黑夜最漫长的一日。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当节日来过。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根据周髀算经(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书),二十四节气的订立,来自周朝时矗立在洛阳城上的一根竿子,用来测量日影的竿子。髀的本意是大腿骨,代表直立的竿,一天当中,日影有长有短,取最短者为(正)晷,定为每一天正午日影之长,然后比较一年中的变化。晷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晷最长的一天为冬至,结合现代天文学可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 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冬至一阳生」,就是这一天为何这么重要的由来,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初生,之后开始慢慢的回升。由此可知两千年前的古人,已很明确的掌握相关天文知识了。不仅是因为他是第一个被测量出的二十四节气,还可以说一阳初生之机在此,从阳气的角度来论,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而就人体而言呢?阳气初生之时,我们人体感受的到吗? 诸位看官不妨在这冬至时节,感受以下身体内的气运变化,敏感的人感受的到,内经里说,阳化气,阴成形,看得到的有形的成分,是由阳气运作推动而来的,意指一种来自于太阳的动能推动了身体的运作,所以开始,不觉得那么冷了,甚至有人被包在羽绒服里开始觉得热,提醒大家,如果觉得热,可以在适当环境下,脱下羽绒服适度透热,而非用大量饮入寒饮的方式来解热。 也正因为一阳初生,虽说接下来的小寒大寒是温度测量上的最低点,可是人体阳气对抗寒冷的的感觉而言呢,相对而言没那么寒冷了。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冬至十一月中坐功图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二五度,吐纳,叩齿咽液。 治病: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后廉痛、足痿厥、嗜卧、足下热、脐痛、左胁下背肩髀间痛、胸中满、大小腹痛、大便难、腹大颈肿、咳嗽、腰冷如冰及肿、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下肿、足胻寒而逆、冻疮、下痢、善悲、四肢不收。 《黄帝内经》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至至春分3个月,是最寒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是要收藏固密。大自然水凝结成冰,土地冻结,此时我们应该顺应天时,不能随意扰动阳气。晚上早早睡觉,待太阳升起才起床。让我们的志意伏藏不要显露,好像有私藏的意思,又好像自己有所获得。远离寒冷,接近适当的温暖,尽量不要使皮肤出汗,以致阳气总是耗散。这才能与自然天气相应,养护阳气收藏的规律。 冬季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另外到了冬季以后人们要特别注意防寒,道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坎是中间一点阳,冬至一阳生,就是冬天到了极致了,最寒冷的时候来了,数九寒天开始了。 数九是几九呀?三九。明天是第一天。冬至是最寒冷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生成的开始。 冬至后,我们的锻练都要动中有静。最好是静静的养。有时间条件允许就晒晒太阳,对衣服被褥也要多晒太阳。可以面对,行的话晒肚皮。 冬天按摩都不做,更别说拔罐了。拔罐是泻气的,春天可以开始,最好夏天做。灸的话有春灸气海。就是助阳气的升发。 所以要冬不扰阳。要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说明这一天是自然界阴气盛极而衰,一阳始生之时。 而心在人身为阳中之太阳,心之温运血脉,充沛神明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全赖人体阳气健旺,因此冬至一阳初生, 对心之生理病理有着重要意义。冬至之后,自然界阳长阴消,此时人体阳气若不能及时相应升发,则心病易于发作。 冬至作为阴阳转折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冬至之后,我国各地区平均气压逐渐下降,平均气温逐渐上升,若人体自我调节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阳气不得回复,则疾病由生,而用阳之心首当其冲。 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早上要等太阳出来再起。所以冬练三九很早起来和练得满头大汗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冬泳我反对也是这道理。 既然冬至是坎卦,那么睡子午觉的效果就会特好,可以有助于心肾相交。就是没有睡打个瞌睡也是好的。 冬至是冬天到极点之时,看起来一片萧瑟,没有生机,其实阳气马上要开始萌芽,这是天地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冬至开始,进入了“数九寒天”。从明日起,为“一九”的第一天,直至“三九”会越来越冷。所以,注意保暖,保护阳气不受寒气所伤是必须的。“寒则涩而凝之”,人体气血运行会在此时变的更加缓慢,如再为寒邪所伤,则周身气血更易发生拥堵。 因此,平素血液粘稠度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患者,尤其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保护自己不受寒邪所伤。出门应带帽子、围巾,重点保护头部、颈部、胸腹部,因为此时为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 但需注意的是,温暖也应适度,以自我感觉不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宜。过于温暖,身体处于出汗状态,则不利于阳气闭藏,反而更易生病。 冬至时,阴气最盛,阳气归零,如果身体某方面的功能比较弱,冬至前后的反应就会比平时明显。这个时候不舒服的地方往往表示那里的阳气不足。有的人腰痛,有的人拉肚子,有的人膝盖冷,这些都是阳虚的信号。 冬至后,人体心阳最弱,最容易出现问题。有些朋友冬至前后感觉比平时难以入睡,特别是到夜半时分,很可能是心阳不足,是心脏功能变弱的信号。发现身体异常要及时就医。也一定要注意保暖,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经常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 在这个一阳初生之际,养生最重要的点就是善护阳气,不要因为觉得热,就吃冰,就喝凉饮,就不穿衣服,就像是太过开心而不加注意的小孩子,容易因为太过兴奋,而乐极生悲。 冬至节气,又到了进补的最好时机,大家是不是早已囤了不少好货,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补补。但「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补之前必须血脉经络肠道畅通,不然补不进去不说,还会补出各种问题,尤其是女人。 俗话说「十女九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信你可以测测,也可以让周围的女性朋友测测。如果一个人身上经常出现下面症状中的五个或五个以上,说明体内有瘀,而且症状符合度越高,代表瘀的程度越重: 1、面部色斑(蝴蝶斑、雀斑、妊娠斑、晒斑、辐射斑) 2、舌下两条静脉是青紫色 3、口唇紫暗色 4、痛经、经血有血块 5、便秘 6、头痛 7、疲劳 8、乳房胀痛 9、腰腿痛 10、胸闷、气短 11、心情郁闷、难以舒畅 《论语》里记载:「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并非歧视女性,这里的「女子」是指妻妾,「小人」是指下人家仆,「难养」是说难伺候难相处。 这也许是孔子的个人经验,但女人确实比男人感性,有时候会小心眼、耍脾气。若气度不够大,不能很好的宣泄自己这些不好的情绪,气就会郁结。 而医书上说:「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伤血,终乃成劳。」。也就是说气不行,血也没有动力,久了就血瘀了。 除此之外,这些因素也会导致血瘀: 女人就像花一样娇贵,冷不得也热不得。寒则伤阳,阳气不足,血行无力;过热则耗伤津液,血液变稠,血行变慢。所以平时穿衣盖被,以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好,饮食也应不寒不热,平和为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相互依存,无论是气不足还是血不足,都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如果气血两虚,那就更容易血瘀了。 好吃懒动的人,吃多多,动得少,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的代谢出去,在体内形成痰湿浊气,痰浊多了就会阻滞经脉,形成血瘀。 性爱不仅是爱的表达,还能平衡阴阳,活血排瘀。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不和谐的夫妻生活,就会出问题。 受伤之后,没有及时化瘀,一直滞留在身体里,造成身体瘀。 瘀滞成则怪病生,女人是水做的,而水一定要活,就像朱熹诗中说的一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旦河流发生淤堵,留下一潭死水,只会滋生各种微生物,变得臭气满天。 我们的身体也一样,「有诸于内,必形于外」。气血瘀堵不通,身体会出现面部色斑、黑眼圈、掉头发、便秘、小肚腩、肥胖、皮肤黏膜有瘀斑、身体疼痛、月经不调…… 而且不同部位的瘀血,典型的症状也会有所侧重: 头痛、偏头痛。 胸闷气短,心前区偶有刺痛感,1~2秒就消失,劳累时心前区或左臂放射性疼痛。 两肋疼痛(隐痛或刺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身体容易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皮肤黏膜有瘀斑)。 这个动作可以疏肝理气、排解不良情绪,有助于全身气血循环通畅,尤其适合压力大、情绪不佳的人。晨起、睡前搓三分钟,还能改善乳腺增生。 把两只手搓热,然后搓两胁肋部。尽量从腋下开始搓到小腹两侧。手要搓热,动作要不缓不急,不要太用力。搓完会感觉温暖舒服。 带脉和肚脐平齐,象一条带子缠在腰间,是奇经八脉之一,是人体唯一横向的经脉,起总束诸脉的作用,带脉不通,全身经络都受影响。每天抓抓带脉,不但可以疏通腰腹的气血,还有助于排出宿便、排毒、减肥、调白带,可谓是一举多得。 捏住腰两侧的肉肉,用力向两外侧拉开,再松手。反复200次。如果一开始做不了那么多,可以先从50开始,循序渐进。 腹部有脾经、胃经、肝经、任脉、带脉等经络循行,通过推腹可通经活络,祛除痰湿,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平时吃得多动得少、痰多、便秘的人一定要做这个动作,有「通而不虚」的效果。 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每次5分钟,早晚一次,站着、躺着都可以。如果发现有腹部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一定要把它推散揉开。 肘窝是一个经络密集的部分,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和心经这三条经络通过,其中有个很重要的穴位——曲泽穴,它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心包是包围着心脉,像城墙一样保护着心脏。拍打此处有助于心脉血流畅通,心脏血脉通了,也好像我们血液的源头有活水了。 屈肘时捏到一个大筋,它的内侧是曲泽穴,每天以自己能承受的力道两只手各拍打5分钟,记住一定要拍红。 脸色不好、面部有色斑、黑眼圈的一定要做啊,这个动作可以活经络、通血脉、排毒化瘀,让你成为一个容光焕发的女人。 刮痧或按摩可以按下面的方向:从下巴中心开始,向两边耳垂方向;以人中为中心,向耳窝方向;以脸颊以鼻子为中心,向耳朵方向横向刮;额头从眉毛向发际线方向。 刮痧要注意润滑,有专门的刮痧油,用椰子油亦可。刮痧板应该与脸部呈90度,力度一定要非常轻。刮痧或按摩前最好做一个深层面部清洁,这样能事半功倍。 坚持一段时间,身体通畅就可以进补了,根据你的体质进补吧。 总之,冬至应加大进补力度,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桂平市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