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2025-08-13【祝贺】2025第五届“道教养生辟谷班”在白石山三清观圆满举办
2025-08-13【问道心得】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2025-08-122025年第五届辟谷养生班开展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活动
2025-08-12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黄帝内经》五大春季养生智慧:成吉人,养天相!
2022-03-16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一”是道教教义的重要概念之一。本为先秦道家学内容范畴,指天地万物产生形成、正常运作的普遍规律,其意义同于“道”。《道德经・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韩非子・扬权》“道无双,故曰一。”《淮南子·诠言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又《道德经・四十ニ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列子·天瑞》:“一者,形变之始也。”这些均为道教承袭、衍化,形成其教义重要概念,早期道经《老子想尔注》:“一者道也”,“一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是将“一”与“道”等同,认为道教教祖太上老君即“道”的化身。《太平经・修一却邪法》:“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认为“一”同“道”一样,是天、地、人万物的根本。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地真》又进一步解释:“一能成阴生阳,转步寒暑。春得一以发,夏得一以长,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其大,不可以六合阶;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
既然“一”与“道”同,故修道者必须修“抱一”或“守一”之法。抱一之法,源出《道德经·十章》:“载营魄抱一。"《五符经》:“知一者无一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能知也。一者至贵无偶之号也。”认为人身藏魂魄神,只有魂魄相合、神形相依,才能长生。故修道者必须无视无听,守持魂神,不使其为声色财货所累迁,即“守一”。《太平经・守一明之法》说:“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并具体讲述了多种守一之法。《抱朴子・地真》中专言守一,称“人能守ー,一亦守人”,守一有成者,“白刃无所措其锐,百害无所容其凶,居败能成,在危独安也”。
又巻六十ー《五厨经气法》“东方一气和泰和”原注:“得一者,言内存一气以养精神,外全形生以为车宅,则一气冲用与身中泰和和也,故云得一。如此修生养神之道,皆含于泰和矣。”道教经典把人身心肺肝等魂神人格化或偶象化,各有服色姓名,“男长九分,女长六分”,因而“守一"就衍化为存思体内五脏百脉诸神。认为如此才能消灾免祸,益寿延年,与神相通,长生久视。
(摘录自《道教大辞典》,编撰:齐谐子)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