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善男信女进出道观的注意事项!

来自: 发表日期:2017-11-11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颖川道人------- 陈应伟

 
 今见诸多善士进宫观之门礼敬诸真、祈福或有应或无应,究其源并非神明不佑,实乃举止有不意之亵,当慎之,方敬悦于诸神,加之虔诚之礼,可得神庇佑矣!
 现把一些进入宫观的礼仪和禁忌收集整理出来,望广大信众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免无意中冒犯神灵。
 

一、进庙门有讲究
善信进庙门,切不可衣冠不整,褊袒衣衫。还应尽量走两边,走右边门先迈右脚,走左边门先迈左脚,此称“忌包柱”;切不可跨中间门槛,更不可站在或坐在门槛上,那是对神明的大不敬.
 
二、称呼有讲究
无论是信士还是居士还是道士,见到出家人或正一派火居道士一定要尊其称之“道长”“仙长”“道师”“法师”“师父”等,或称职位“主持”“监院”等,年长的可称呼“道爷”,知道姓的无论坤道、乾道,可称呼“×爷”。万不可称呼“老X”“X哥”“X姐”“X姨”“姨妈”“姑妈”等俗称或绰号。居士(即使是同门)也不可与出家人称道兄或师兄。不要俗道不分,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造口业(即使是俗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侄男外女)。信众、居士不可与出家师勾肩搭背。
 
三、拜殿有讲究
道教徒去道观的时候一定要去拜殿,因为你是个道教徒,不要见神仙祖师连头都不磕,这是对神仙的不尊重,而且道士一定要穿云袜,信士或居士拜殿时要把裤腿扎起来,以防身上的体毛掉落在大殿。





 

四、朝拜有讲究
进入道观时,千万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打闹,尤其是在法师们做法事的时候,见到法师在做法事应立即去跪拜高真(神仙祖师),求神仙祖师保佑,不可不拜。如大声喧哗、嬉笑打闹这是对道教、对科仪、对法师、对神仙的大不敬。
 
五、举止有讲究
去道观禁止吸烟及酒后拜殿,情侣禁止牵手、拥抱、接吻、打情骂俏,需监护的信众应由监护人带领进入道观.
 
六、上厕所有讲究
去厕所不能称“撒尿”“拉屎”等不雅词汇,信众或居士应称“消急”,道士应称“轮回”或“轮回五谷”或“除浊”,也可统称为“解手”或“方便”。提醒住庙道士或居士,道观内不应有不洁净之物。
 


 

七、女众要注意
女信众进入道观时,不得穿着露骨或穿短裙,不得浓妆艳抹,不得喷洒浓香水,生理期时应自觉,不准进入道观及烧香。
 
八、谈话有讲究
在平时交谈中,切莫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这是对祖师或神仙极其不尊重的,念经时更不能直呼祖师名号或字讳。例如纯阳派祖师吕洞宾祖师,我们平时应称其为“吕祖”“纯阳祖师”“吕祖爷”“纯阳仙翁”“孚佑帝君”“纯阳帝君”“纯阳真人”等,但在做道场时,我们应称为“纯阳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玉清灵宝真人”等,又如“玄武大帝”,我们平时应称为“真武祖师”、“祖师爷”“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等,在做道场时,我们应称为“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万法教主”“荡魔天尊”“终劫济苦天尊”等等。
 
九、算卦看事求签有讲究
如果找道士算卦看病,千万不要问能不能算准,能不能看好等一系列质疑的问题,给你算完看完也不要问:“这是真的吗?”。因为修道人不妄言,既然能帮你算,能帮你看病,他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找道士看病问事,起名字,看日子,不可不给钱,有句老话:医不敲门,道不贱买。道不走空,道若走空,一场空。也就是说,让道士看了事,不付费,全当白看,起不了效果。
 
十、跪拜朝圣的规范动作
游人、香客先要将身上背的,手里提的包放在拜垫旁边,然后在神像前左、右两边的蒲团后端立,默祷所祈之事意,然后行三皈九拜礼礼。
 



 

十一、上香的规矩
游人,香客烧香,应按中右左的顺序依次在香炉里插三根香,所谓“三宝香”。燃香时有明火,可以用手扇灭或甩灭,切忌用嘴吹灭。插香要插直,三枝香间距不可过大,不论男女,皆宜左手上香为敬,右手上香乃不敬也。
 
十二、斋饭的规矩
若有缘在道观斋堂内随堂食斋,因道观灶府之神常鉴厨所,切忌高声讲话,更不可嬉笑吵闹;若自带食品,切不可在殿堂上或对着神像进食,大家一起吃斋饭时,夹菜要用桌上的公筷;要珍惜粮食,注意不要撒下饭粒。一般情况下,在宫观里用斋,道长们是不会主动收饭钱的,入斋者应自觉在殿堂功德箱内投入一些香火钱,以示乐施的诚意。特别注意全真道士茹素吃斋,入全真道观决不能夹带荤菜。正一道士平日可以吃荤,惟逢斋必须吃素,因此,在香期内入正一道观,也不能食荤。
 
十三、举止有礼
在宫观中见到道士,要拱手稽礼,道长也会以拱手还礼。经坛法器,香案蜡烛,供品不可随意乱动。
 
此外,道人们都忌讳别人贸然探问他(她)的身世、年龄和出家缘由。若是十方丛林,道长们都介意人们乱闯其丹房或者坐其床铺,所以切不可做出此违礼之举。
 


 

十四、“戊不朝真”
道教规定,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不能朝真、不做斋醮。
 
十五、“道不朝亡”
道教徒除父母、师父逝世时叩拜外,对其他亡者一概不下跪朝拜。究其缘由有二:一是道教重生轻死、悦生恶死;二是免遭阴秽之气。
 
十六、“三不问”
与道长交谈或见到道长时有三不问。一不问年龄,二不问俗事(指全真道士),三不问功力。不问年龄是因为道士修的是长生,禁忌言寿;俗事是指家庭、籍贯、俗名等,因为全真道士都是出家人,不可论俗;道士绝大部分都会些道法术数,不要去问他修到了什么程度。
 
有人初进道观,见到鹤发童颜的老道长,带有敬意地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多少?”然而老道长却避而不答,只是点头微笑。修道之士,之所以忌讳人们询问其年龄,这便是因为“道不言寿”的缘故。“道”又为什么“不言寿”呢?这是因为道教的思想基石是悦生恶死,追求长生成仙,所以“道不言寿”也。
 
信仰道教的人有多种,住宫观修道者名“道士”,隐居山林修道者称“隐士”,居家修道者为“居士”。他们都是道教徒。在与他们交谈中,切莫询问其生辰和年龄,以免犯忌。
 


 

十七、“三不起”
即道教徒吃斋、诵经和静坐时,他人不得打扰,作为道士也不得应声而起。
 
十八、三不言
《道教仪范》中还载有《日忌》:“早不言梦寐,午不言杀伐,晚不言鬼神。”这“三不言”是每个道教徒都必须遵守的,否则就是犯忌。“一日之计在于晨”,对当日所做的事情要周密安排,力争圆满完成,不能成为梦想。因此,早不言梦也。中午为阳之极,言杀有悖好生之德、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杀也。夜晚阴气重,言鬼神必招祸患,所以晚不言鬼神也。
 
十九、“招呼”礼仪
道教徒与道教徒和友人见面时一定要做“道礼”,所谓“道礼”类似咱们中国的“揖礼”,即“拱手礼”。右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左手拇指从右手虎口插入,按在右手无名指指根处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外。左手在外,右手于内,为阴抱阳。只要你不是和尚喇嘛就千万不要行佛教的“合十礼”!如果行“合十礼”那是对道教及道士极其不尊重。
 


 

二十、斋供礼仪
道教祀神时常用香、花、灯、水、果五种祭品奉献于神坛之上,称为斋供。对于斋供中的五种供品,各有规定和禁忌。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灵之物。道士要上香,信众求神也要上香,上香时,持香者要手指干净,切忌“信手拈香,触以腥秽”;现代供神之花,常以梅、兰、菊、竹四季之花为上品,次为水仙、牡丹、莲花。敬神所用鲜花,首重清香芬芳,全无芳香者,或香味强烈、令人生厌者,忌用于敬神;醮坛所用之灯,须用一色芝麻油燃点,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则会触秽神灵;道门称奉献斋坛之水为七宝浆。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洁之水;道教所用的供果必须是“时新果实,切宜精洁”,忌用石榴、甘蔗之类及秽泥之物。除此之外,食过之物、冬瓜、蕃石榴、芭乐、李子、单碗菜也都不能用于祭神。
 
二十一、“道号”规矩
现在在网上还有很多未入道或未入道行功之人给自己取道号,这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你未入道给自己起道号的话就冲撞了道教的历代仙师和祖师,连自己是哪个门的都不知道,你如何起道号?再者,所谓“子”字,只能入道后有所成就的人可以用“××子”而居,而且在全真,“子”是给受戒道士用的,是由“传戒八大师”当中的“登箓师”所赐。你未受戒却不守戒律,玉皇大帝、三官大帝会怪责你的。所以,不要给自己添些没必要的麻烦。
 
二十二、“诵经”规矩
去道观前应先沐浴,洗除身、心、口之恶气、浊气,烧香时应先洗手,烧香时应抱阴负阳对神仙祖师回向,不准行佛教的“顶礼”,这是对神仙祖师的极大不尊重,上香时应左手敬香,从右到左的顺序敬香,敬的香要横平竖直,香不离寸。
 
诵读经典时,应焚香沐手后再打开经书,没看完时不能折页,不能损坏或撕毁经书。看折子经时不能用手去翻页,应用翻经木去翻经,折子经没看完应倒扣在香案上,不能合经,而且早不看晚课及度亡经,晚不看早课及祈福经。
 


 

附:《三礼九叩》礼法如下:
一:走进庙观后,进入大殿,面对神像,首先两手放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尺远,身心安静,肢体放松,妄念不要存,嘴里舌搅华池甘液自生。静下心神。
二:头脑清静后,下颏内收,舌顶龈交,含胸顶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诀通阴阳。子午诀就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拇指掐中指尖,左手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接通手肺阴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合。男女左右手相反,又称太极诀。然后呼气三口将诀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三:迈出左脚,跨出右脚。举步轻灵,沉住气,三步走到跪垫前,两脚站定,完腰鞠躬同时拱手,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诀,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后两手徐徐下降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向右下划半圆。
四:在右手划分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母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此时脑子里要观想你叩拜的圣、真、仙、神化成一道光进入你的体内。手在做时,意念要到,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引导腰背督脉之气,上升于头顶,百会穴,此为返老还童式,是为还精补脑。
意念观想自己身上放出万道金光。此时与你叩拜的神仙合二为一。
五:起身,左手护心,引导督脉之气下降十二重楼,落入丹田。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腰部命门向外突出,尾骨处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防体内真气过泄,此是二跪六叩
六:再起身,左手护心,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母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此是三拜九叩。
七:接着起身打拱鞠躬,左脚先退一步到位,两脚靠拢立正,弯腰打鞠躬退出大殿。
三跪象征人三宝精气神,道三宝道经师,天三宝日月星。象征三才。
九叩象征纯阳之数。
三跪九叩能使阴阳平衡,调七情,去六欲。心态保持平和。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