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问道心得】学无止境,守正创新,坚定信仰

来自:白沙罗丛岩 发表日期:2025-07-31



广西桂平市白沙罗丛岩

三河道人----何情娟

参加2025年“河北问道之旅”参访学习心得体会





2025年7月15日—19日,在广西道教协会副会长,贵港市道教协会会长,桂平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白石山三清观、白沙罗丛岩住持陈应伟道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5天的“2025年河北问道之旅”外出参访学习活动。此次的外出参访活动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远行,更是一场心灵的归真之旅。这一路,山水不同,道心相通。

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参访了河北省宗教中国化河北实践展厅、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易县太阳宫、唐县清虚山、邯郸市大名天佑宫、桥西关帝庙、正定古城等地参访学习,通过实地参访、座谈交流和与道友交流,我深刻的感悟到河北道教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传承。


坚定信仰、弘扬道教文化
      15日有幸参访了“全省性宗教中国化河北实践展厅”,这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思想之旅。展厅以丰富的历史文化、生动的场景还原、先进的数字技术,全景式展现了河北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实践,令人深刻体会到了宗教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水乳交融。



在参访的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躬行践履始玉成,行而不辍终致远”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在修行之路上也是如此。还记得刚开始接触道教的时候总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质疑、不看好,甚至不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道”就是我想追求的,“道”就是我所向往的。虽然在寻道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坚定迈出步伐,不被眼前的阻碍吓倒,不停留在原地抱怨,就一定能够穿越风雨抵达成功的彼岸。在这前行的旅程中,会有疲惫,会有迷茫,但只要我们秉持“行而不辍”的信念,不放弃对道的追求,持续积累每一份努力,汇聚每一次拼搏,那么道就在眼前。



参访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
      回首西柏坡的那一刻,这片土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它依旧安静地躺在太行山脚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可我知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过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这种平凡中的伟大,或许就是西柏坡最想告诉我们的答案。
西柏坡的质朴中蕴含着非凡的力量,它传递着不朽的精神,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它告诉我们:伟大不在于显赫的外表,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脚踏实地的行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起点,也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聆听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道教讲求“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道教的济世精神高度契合。作为新时代的道教徒,我们更应发扬爱国爱教传统,积极服务社会,践行道教的社会责任。



守正创新,不断提升自我
在这5天的时间里,通过参访了河北省鹿泉十方院,太阳宫、清虚山等地,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组织架构、人员管理、人才培养、宫观管理等工作方面。让我真正的认识到桂平道教的落后和河北道教的先进,不管是在发展还是在信仰都是一样,就算是一个小庙,里面都是人才济济,设备完善。就比如说有的道观里面的壁纸都是他们道观里面的师兄自己画的。每个道观里面的师兄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有自己的特长,而我们都是这会一点,那会一点,没有自己擅长的,通过这次的参访活动,我们也要做得更好。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提升庙的服务水平。
18日下午我们到达了大明天佑宫参访交流,并在那里住了一晚上,他们那边早上5点的时候天就已经像7点一样,太阳都出来了,在大明天佑宫体验了他们的宫观生活,并参加了他们的早课,参加早课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配合得很好,也用到了好多法器,几种法器的碰撞声是错开的,意外的好听,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好像神仙就在旁边,会让人全身放轻松,非常舒适。通过这次的参访学习活动,让我更加明确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工作水平,把不会的慢慢攻克。在学习的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都是要靠自己用心、努力的去学,只有不断的去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加坚定了今后要更加下功夫去学习,去提升自己。



学有所行,把所学运用到工作中
《道德经》六十三章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很多事情都是从细节开始,一样一样的学习,做任何事,先从小事做起,积累各种经验,才能成就大事业。又如六十四章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必须具有坚强的毅态,从基础打起,从头做起,从小到大逐步进行,以及在问题刚刚出现时,就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注重积累方式方法,才能有所成就。祖师爷的这些思想对于个人修养、社会治理、国家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深知,道教讲究的是道法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努力将这种精神贯彻到底。无论是在日常的宫观维护,还是在举行道教活动时,我都尽力做到严谨认真,不负所学。



此次河北之行,既是寻根问道,亦是破执启新。正如《清净经》所言:"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唯有在传统与现代、地域与普世之间找到平衡,方能真正弘扬大道,利益众生。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整场问道之旅实际上是一场关于"问"的自我启蒙。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找到答案,而是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不是如何抵达终点,而是如何享受探索本身。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智慧稀缺的时代,保持提问的能力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因为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言:"要耐心对待心中所有未解的问题...问题本身已经包含了答案的可能。"也许,真正的"道",就藏在我们永不停止发问的勇气之中。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