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问道心得】问道河北,铸魂中华,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来自:桂平市白沙罗丛岩 发表日期:2025-08-03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桂(2022)0000027

广西桂平市白沙罗丛岩

三宜道人----钟宜军

图片
参加2025年“河北问道之旅”参访学习心得体会
图片
图片


     2025年7月15日至19日,为深入学习道教文化,汲取不同道教场所的文化精髓,促进道教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提升教职人员业务水平与文化素养,在广西道教协会副会长、贵港市道教协会会长、桂平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陈应伟道长的带领下,白石山三清观、会仙岩、白沙罗丛岩等道众骨干弟子赴河北省开展“2025年问道参访”外出学习活动。

    参加桂平市道教协会2025年“问道之旅”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活动,是我入道修行中一段难忘且意义非凡的经历。这一次的问道参访,是从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始,到众多名胜古迹道教宫观,再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博物馆,每一处都如同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让我在感悟历史的同时,对爱国主义与道教修行的融合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

     一路问道,时间虽短,但内心感触颇深,这次问道参访的宫观、道学院很多地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在参访学习后,浅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吧


图片


学习历史、回顾经典

      回顾道教的发展历程,爱国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古代的高道大德们,不仅在修行上追求与道合一,更在国家有难、百姓受苦时,挺身而出,践行着道教“利物济人”的宗旨。在民族危亡之际,许多道士放下清修,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或救治伤员,或传递情报,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爱国情怀,他们的事迹让我明白,爱国是道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修行路上的重要践行。

      跟随现场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踏入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革命气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共中央旧址里,简陋的办公桌椅、朴素的居住环境,让我难以想象当年革命先辈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这些伟大的历史事件就如同昨天那样历历在目,这些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更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后,觉得自己站在这片土地上,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与道教所倡导的济世利人、舍己为人的理念高度契合。作为一名道士,我们虽身处道观,潜心修行,但同样肩负着应有的责任,应当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将这种爱国精神融入到日常的修行和生活中,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参访道学院学习经验

      河北省道教学院作为培养道教人才的摇篮,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息。在这里,我看到了道教文化传承的希望和未来,学院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不仅传授宗教知识,还教导学员要爱国爱教、服务社会。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道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为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要积极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的修行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教的深刻内涵。

     作为后学,我颇受启发。太上道祖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次参访,或许将成为未来某次回望时的重要节点。道院之行,既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也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有一方净土让我们静心学修,实为幸事。愿以此行为契机,砥砺前行,不负此行所得。

     
图片

参访宫观悟道、学道 

      此次问道参访了鹿泉十方院、清虚山道场等道教宫观,于我而言是场难得的“治观研学”。十方院的“执事制”如同一面镜子,用道教的“道法自然”去了解讲解“自然”中非“随意”,正如国家治理需有法度,道观管理亦需有规矩。而更深层的启示在于,“十方”二字不仅指接纳天下道众,更暗含“天下一家”的胸怀。我忽然明白:好的道观管理,不止于“管好一座观”,更要以观为窗口,让信众在有序中感受道教文化,在道众的言行中体会“爱观即爱乡,爱教即爱国”。

     

图片

     

      易县太阳宫“依山而治”的智慧也值得借鉴,他们依山势修殿、借山泉引流,连修缮都用本地石料。更让我精神沸腾的是它的“红色记忆”,抗战时期,太阳宫曾是八路军的临时医疗点,道众们用道观的草药为伤员疗伤,将大殿后的山洞改造成隐蔽所。如今宫观内设有“红色记忆展室”,道长们会向信众讲述这段历史:“护住这座山,守住这些殿,不仅是护道教道场,更是护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

图片


      关帝庙以“忠义”聚人心,用典故调解乡邻纠纷。这提醒我,道观不止是修行的地方,更是要做好联结乡邻的纽带。此行所见,皆化为治观良方管好一座观,便是护一方文脉、助一方安宁。这些宫观的管理智慧,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道教的“观”,从来不是孤立的“修行之地”,而是扎根于家国土壤的“文化节点”。


图片


结语

      此次“问道之旅”,是一次丰富而深刻的精神之旅。它让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坚定了信仰,明确了责任;在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使命。作为一名道士,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爱国精神融入到日常修行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宗教素养和道德品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道教的传承与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修行道路上,我将继续问道、求道、悟道、行道,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教的情怀,让道教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片





图片

编辑|钟宜军

审核|唐爱妮  柒春桂

来源|白沙罗丛岩--钟宜军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