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2025-08-13【祝贺】2025第五届“道教养生辟谷班”在白石山三清观圆满举办
2025-08-13【问道心得】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2025-08-122025年第五届辟谷养生班开展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活动
2025-08-12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黄帝内经》五大春季养生智慧:成吉人,养天相!
2022-03-16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丽道人……梁文丽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并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宗教。道教并不代表封建落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道教充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古时代伏羲画卦,黄帝问道崆峒山,且战且学仙,道教就已经伴随着华夏文明孕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太上老君的一个化身)在终南山楼观台著《道德经》传道尹喜,并从此西去,可谓青牛西去,紫气东来,道祖慈悲,救度众生。函谷关前飘仙风,终南山中遗道骨。《道德经》经列御寇传承,庄周发扬光大,西汉逐渐向宗教转型,以道家为线索,黄老思想以及阴阳五行为条件,加之秦皇汉武慕长生,方术盛行的背景,更加促使了道教的出现。一般以张(道)陵在蜀中(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天师道),张角在中原(河南一带)传播太平道为标志,道教正式形成,从此登上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传承至今。后世称道教有三位圣祖:始祖轩辕黄帝;道祖太上老君;教祖正一天师。道教要说得更详细些,只能用无始无终来解释,一般大致可以认为:最早起源于太昊伏羲和轩辕黄帝,最晚起源于祖天师张(道)陵,前者5000年,后者2000年。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的信仰,道的化身就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最高神三清道祖【道=太上老君=三清道祖】,道的一位三体(大罗三宝天尊),“道者,一也,散之则为炁,聚之则为太上老君。”——《老子想尔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最高神由由太上老君一位演变成三清道祖三位,史称太上老君一炁化三清。所以道教供香一般以三根为一炷,表示不忘三宝,即道宝----玉清元始天尊,经宝----上清灵宝天尊,师宝----太清道德天尊。道教是多神教,除最基本的三宝信仰外,还有众多妇女儿童熟知的神灵,有如:天公(玉皇)地母(后土娘娘),造物者女娲娘娘,三皇五帝,东王公(扶桑大帝,东华帝君),西王母(王母娘娘),张天师,九天玄女,雷公,电母,灶王爷,土地公,城隍,正财神赵公明(玄坛元帅),三眼马王爷(华光大帝),门神,关圣帝君(关羽),玄天上帝真武大帝(玄武),钟馗,文昌帝君(文曲星),南极长生大帝(寿星南极仙翁),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天官【唐尧】赐福,地官【虞舜】赦罪,水官【夏禹】解厄),勾陈大帝,紫微大帝(北极星),女寿星麻姑,赤松黄大仙(黄初平),等等。
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反对科学的宗教,它在哲学、化学、武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均作出重大贡献,老子《道德经》中哲学智慧,无可估量,中有养生、治国、处世、行兵等众多智慧,其治国之策有不容置疑的作用影响,中国古代四大盛世中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统治者用清静无为这一道教思想治国所得到的回报成果。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对中国医学化学(火药发明)作出重大的贡献。此外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指南针也是道教的贡献。孙思邈著的《千金方》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的又一部完整的医书,书中首次提出五藏六腑的说法,首次将妇女儿童疾病列入书中。而且他行医从来分文不取,不以动物入药,只取草木矿石炼药救人。因《千金方》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并且当时最完整的药物医书,被后世称为药王,宋徽宗追封他为妙应真人。因为他的医德,被现今称为全球三大最具医德的医生之一。说到道教的武术,要说两座名山,北武当山,南青城山。
道教最吸引人的当属养生,长生久视之术了。的确,道教从古至今的长寿之人数不胜数,并且修道之人的目标就是在有生之年努力修行,使行休增寿,在一方造福行善,达到精神升华,长生不死,老君曰:死而不亡者寿,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有“道不言寿这一说法,著名的老子,后人对其研究有说,他活了160多岁的,也有说活了200多岁的,最后,不知所踪。彭祖活了800多岁,广成子活了1200多岁而得道成仙,张天师活了123岁而后形神具妙白日飞升,张三丰活了147岁等。这和道教徒的日常生活有关,道士们每天做早晚功课,打坐,念经,修行,习武,体玄悟道,餐饮有规有律,精通医术,清心寡欲等因素。
道教的节日一般有三清节(即三清道祖圣诞):太清节(降圣节,老子圣诞,现在国际正在以此成立道教节【国际法定节日】)为二月十五,上清节(灵宝天尊圣诞)为夏至日,玉清节(元始天尊圣诞)为冬至日(因至是元始天尊圣诞,所以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三元节(即三官大帝圣诞):上元节(天官)又称元霄节为正月十五,中元节(地官)又称鬼节为七月十五,下元节(水官)为十月十五;玉皇圣诞:正月初九;后土娘娘圣诞:三月初八;西王母圣诞:三月初三亦称蟠桃会;女娲诞为三月初八;九皇会又称重阳节为九月初九亦是斗姥圣诞,妈祖娘娘羽化飞升纪念日,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清明日等。
道教教理
道教的基本教理可以归纳为五大理论:道神一元论。道为神之源,神以道为本。道和神仙都是道教的核心信仰,尊道与敬神具有一致性。
道物依成论。道化生元气,元气生万物。万物之中皆有道,人具有道性,通过修炼能够与道合一。
生道合一论。道教贵生、重生、乐生,生命是道的体现。养生可以长生久视,修炼能够得道成仙。
道术体用论。道以术为用,术以道为体。道与术相辅相成,二者互含互摄、相须而行,方能得道。
道俗圆融论。修道之人应该兼行济世度人和成仙证道,通过炼性炼命,返朴归真,使人性合神性。
道教的教理五论之中,道神一元论为根本,道物依成论、生道合一论、道术体用论为依据,道俗圆融论为目标。
道教教义
道教的基本教义可以归纳为:
尊道贵德,天人合一——道教最高信仰
敬天法祖,拜神寻仙——道教神仙崇拜
天人感应,天道承负——道教善恶报应
性命双修,返朴归真——道教修炼秘诀
上善若水,柔弱不争——道教为人品质
清静寡欲,自然无为——道教处世方式
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道教逍遥精神
忠孝节义,仁爱诚信——道教伦理道德
福禄寿喜,吉祥如意——道教民俗风情
仙道贵生,济世度人——道教核心宗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创世理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活动准则
天人同构,阴阳协调,形神共养,统筹兼顾——道教养生原理
丹道修真,服药炼气,积德行善,建功立业——道教成仙途径
核心概念
无极:道:炁
两仪:阴、阳
三宝:精、气、神
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五行:金、水、木、火、土
六合:上、下、东、南、西、北
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道教的标志是阴阳太极周围常附有八卦,共称的道号为“福生无量天尊”,有祝福之意。很多电影电视里面是误导的,其实道士在行礼时、居士在道观拜神时不能行合十,而应该行作揖礼,具体手势如下: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 行此礼,表示恭敬。道教基本教义是尊道贵德,仙道贵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教理是齐爱慈合,慈爱和同,救度众生,济世兴教。因为道教主张男女平等,所以对道士的称呼可男女统称为“道爷,道长、仙长”等。
目前中国大陆的全真派和正一派道士近10万人,初步统计住观道士有近3万人,散居正一派道士约6万多人,登记备案的道教活动场3万多座。如今道教门派有主要是,南方正一道,北方全真道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 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二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正一道奉张天师为首领,以《正一经》(今已散佚)为主要经典,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正一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嘉靖皇帝与兴献王朱祐杬也笃信正一道,嘉靖皇帝还特意向正一道长邵元节与陶仲文请教房中术。正一派道士等不分住观与散居,戴庄子巾。正一道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于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炼为主的教派后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而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全真道的教义总体来说,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儒道释的核心都是“道”。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其宗教实践的原则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实行出家制度,道士不可婚娶。(历史上如正一道者,多不出家,还世袭尊位。全真道南宗人士也不提倡出家。)。全真派道士满发,戴混元巾。全真道祖庭——山西永济的“永乐宫” (吕祖) ,陕西户县的 “重阳宫” (王重阳祖师);北京的 “白云观”(丘祖 )。 道教组织有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台湾有道观10000多处,信众超过1000万人,英国有道教信徒5000多人,等等。同样道教经典《道德经》在国外译本众多,仅次于《圣经》。《圣经》多是赠送,论自主购买,《道德经》是居全球第一。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