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2025-08-13【祝贺】2025第五届“道教养生辟谷班”在白石山三清观圆满举办
2025-08-13【问道心得】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2025-08-122025年第五届辟谷养生班开展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活动
2025-08-12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黄帝内经》五大春季养生智慧:成吉人,养天相!
2022-03-16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权道人——梁 权
道士应该具备的七种品德
1、夫自然者,道之真也。
修道持以法门,依止法门而入印心。法门如风筝的线,操纵著风筝飘上空中,飘扬远近操控於手中的线。但有人一入法门,就受法门的束缚,放不开法门的依赖。如人修念及修观,未提起念就觉得不是修持,未观就不能收摄心神,这是依赖法门所致。不论感应有如何的印心?那皆是法尔因缘引起的感应,并非真实之道。自然者道之真也。自然则不经运行而有之,念或无念皆能自然随行,故无应或不应的区别,所以称自然为道之真。
2、无为者,道之常也。
凡人用心,不无有所作为。唯有修道指出无为之修,无为同於宇宙广大的天体,其有所为而无所不为。宇宙之内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中,有生则有灭,有聚有散,分分合合,无不受时空的因素所影响。老君解说:此无为者道之常也。此无为是无所不为,道之常,乃是道体稳定的常态。若人修道如何无为?当然要能入於自然,先学自然方能入於无为之常态。正因为无为是无所不为,所以修道不能局限於一处,违背天道之常理,从身修起与天同齐,三才合一,有所为而入无为之境。
3、虚无者,德之尊也。
德者善之至极。自然无为之善称为德。天地之大,有实有虚,有时实有时虚,有时虚有时实。虚而能纳,实而能化。如人修道虚心领受,故能有实际执行的作为。如此虚实,不称作虚法,亦不作实论。虚无者德之尊也。说明人行善法,不著有为有得,虚心行善达至善处,仍能不落於有心之作。其至善之为,虽有即修无,所以是德性之至尊。
4、淡泊者,德之宫也。
世上有人行善,但不见得於善终之果。究竟如何?虽然人知修善有德,却不知淡泊其心,反而贪著功德,使其善果不得滋润居於身。如此之修,那是伪道者之作为,并非真心行善,所以不得善果报应。
5、静默者,德之泉也。
行善修德人之本分,若知开辟德行泉源,而不知静默观心,那就是断绝道德之泉流。静默观心是一种方法,不得静默,则心不能宁静有神,神不明而不得灵,打开德之泉源同於有灵之神。
6、清净者,神之邻也。
天地之气有清浊,清气升天为神,浊气降而为鬼。人修道得清气而有神,神之所居境在於清净,所以说清净者神之邻也。这里看出道家说神的尊贵,并非民间所敬拜之神。
7、精诚者,神之门也。
宇宙之外有日月,日月显露阴阳之理,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