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2025-08-13【祝贺】2025第五届“道教养生辟谷班”在白石山三清观圆满举办
2025-08-13【问道心得】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2025-08-122025年第五届辟谷养生班开展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活动
2025-08-12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黄帝内经》五大春季养生智慧:成吉人,养天相!
2022-03-16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白石山,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麻垌镇侧,距市区约35公里,纯属典型的道家丹霞地貌,海拔680多米高。按《桂平县志》、《中国道教洞天福地》、《御订道教大字典》以及大量有关道书记载:白石山,是道教所尊崇的三十六洞天之一的第二十一洞天,号称“白石洞天”。白石山又是历代道教徒的修炼活动,弘道阐教之所!山之奇形怪状,异常雄伟壮观,石峰峦特,拔地而起,包含显示了道家所说的“阴阳”之象,两峰并立,直插云空,势如玉笋朝天,千年古树,貌于天然,奇峰怪石,秀雅雄观!白石山集:幽、奇、雅、险、静于一体。
隋朝初,有道士吴子达诗云:“白石仙山起,洞天帝日乡,精修大道法,平地上云端。”唐道士杨天如诗云:“白石山中灵秀地,阳气刚来合玄机;好教道业欣有望,世人不修待几时。”宋、道士张元章诗云:“居山云白石,卧处即洞天;早晚阴阳字,祈位列仙班。”元道士赵贵和诗云:“浔郡尊白石,道家好禾乡;五行居中外,自然入仙班。”明、桂平县官杨大节曾于悬崖峭壁之上题下“白石洞天”四个一丈方圆的大字,令后人惊吓不已,并有诗云:“乘庆磨崖十八年,聊将名姓立崖前;山间自有生花笔,倩我狂歌塞洞天。”清顺治年间桂平县官蒋松志诗云:“石峰晴起拥双环,云际参天不可攀,地劈灵源称洞府,天留图画出名山。”清康熙桂平县官李日彤诗云:“白石山高瞻远景,心旷神怡对浔城;道家仙境真玄妙,只惜此身居仕铭。”清乾隆年间桂平县官吴志绾诗云:“千寻起律兀,中秀此为断;卓菀孤翠顶,独写风和月。”清嘉庆年间桂平县官黄体正赠道士陈清宗诗云:“白石洞天即仙境,悟道修真露帝庭,升天不信无阶级,透出风云数十层。”由此可见,白石山的确是道家修真悟道之仙境——洞天灵窍所在也!
白石山三清观的道教历史迄今已有1700多年了,自东晋时道教著名内丹派高道、医学家、化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居此炼丹起,至今一直作为历代道教徒修炼活动,弘道阐教之所,道教徒正式立观始于隋朝初,唐宋时香火甚旺,观外为木制结构,上中下三进左右各配有云房,明朝洪武(1378年)有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大真人,皇命勅封;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继之,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大真人,受皇命勅封;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大真人,二人受明皇帝勅封,命其先后前赴白石山三清观开教立坛传度,并承皇命勅建(桂)即今之(广西)第一道教圣地宗坛:“正一宗坛”,当时受度弟子甚多达600余人,自此,远近一带大凡学道者,悉皆传承和沿袭江西龙虎山嗣汉祖天师——正一派真传嫡系。清时有著名高道如:陈清宗、蒋公远等住观弘道。观内主要供奉道教始祖:三清道祖等多位神仙,故称之为“三清观”!观厅一侧有一洞穴,据说与北流勾漏洞相通连。观右有一“千年神仙滴水岩”,《桂平县志》有记载,又称之为:潄玉泉。滴水潺潺,千年不断,清凉异常,醉人心扉!白石山三清观2009年3月批复为道教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