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随方设教的目的是什么

来自:白石山三清观 发表日期:2018-02-05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铭道人……蔡焕金



      教者,教化也,必先教育、教导而后才能教化顽昧、实现从愚昧到仙真的彼岸转化。三清道祖随方设教即为道教,故道教教化实为“道德教化”。

  1.jpg

      《云集七签·道教本始部》:“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既有能教、所教,必在能师、所师。”作为中华民族的固有宗教,道教宗罗先哲“大道”之学,把以道教人,以德化人作为一项担当,实现生道合一,得道成仙作为人生的终极归宿,使民众在教化中自化,在自觉修炼中觉悟宇宙人生的过程,完成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障碍教化。

2.jpg

      教化的结果,是对众生的救度。救度即是一种医治,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棒喝,是宗教在传播上的基于高大上的不竭的源动力。救度与教化相辅相成,是随方设教的终极目的。道教救度显著区别于其他宗教,不只是对人欲望的约束,更是对人欲望的一种正能量的建树,这种建树小则医人,大则救国治天下,所以立足当下,追求普天之下欣乐太平成了道教对人世间的普世关怀。

3.jpg

      道教随方设教的救度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普通民众“亲近—被教化—自化”的柔性过程,被教化的实施程度决定了随方设教的教学质量、信徒的素质水平、更反过来对道教的传播源动力予以影响制约。

4.jpg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静以动为基,脱离了“施行教化”为前提基础的主动,民众道德的“自化”将在纷繁复杂时势的变迁、表象的不同、虚伪狡诈的欺骗中流于无序、散漫、低效率和盲从,从而造成了很多假象:“使不同道观之间产生了香火旺盛与冷清;神仙受欢迎程度历世有升迁;教团历世有荣枯;道教主神“从道——太上老君——三清——玉皇……杂而多端的神灵崇拜”的结构无序”。这种假象与其说是劫运时势所至,其实质则是“跟随”与“因随”在现实执行中教化与自化间的失序造成。

5.jpg

      故欲让民众自化必将先行教化,行教化不能剥夺民众自化的权利,否则民众将在强权之下失去活力而走向极端的偏执。

6.jpg

(志心顶礼—大罗三清三境天尊)

贵港市道教协会

桂平市道教协会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