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加强道风建设,培养道教人才

来自:白石山三清观 发表日期:2018-04-08

【问道白石山】加强道风建设,培养道教人才 ——参加“广西道教界人士读书班”有感

  

广西桂平市罗丛岩古雅道观

  三岩道人——唐爱妮

   2018年3月26日-30日,由广西区党委统战部举办的“广西道教界人士读书班”在绿城南宁,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举行。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有广西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李银霞、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邓路遥、广西区党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处副调研员赵   刚、广西道教协会会长蔡万圻等。以及来自广西区各地道教界人士四十人参加学习培训。在学习培训期间,广西区民宗委副主任梁柳宁、广西区民宗委二处处长陈恩昭、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何文钜、潘宏纹等给学员上课。

    通过短短的几天学习培训中,让我受益良多 ,借此机会,写下一些个人肤浅之见,不敢言文,草为心得当体会。

一、修正道、大力弘扬道教优秀文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道德经》为立教之本,主张尊道责德、天人合一、重生贵和、抱朴守真,这些主张既是道教的基本教义,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信仰心理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所在。道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其实想宝库中调和人与人、人与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智慧,对于当下的世界和人类尤其具有可资借鉴的宝贵内涵。《南华经》讲,“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作为道教文化的守护者和继承者,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深入挖掘道教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探寻道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与生长点,阐释道教古老智慧的当代价值,推进新时期道教文化的发展。要通过举办道教文化活动,展示道教的音乐、书画、武术等文化艺术形式,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展示道教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促规范,持续开展和谐宫现创建活动

    道教的固本培元重在宫观管理,道教的持续发展重在宫观建设。各宫观要积极开展和谐宫观创建活动,以“六个规范”为抓手,抵制商业化倾向,杜绝借教敛财现象,规范财务监督管理,推动宫观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维护宫观清净庄严的氛围,达到“环境好、管理好、活动好、教风好、形象好、影响好”的六好要求。制定完善各项学习制度、清修规,探索丛林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相结合的宫观管理新途径。要规范财务管理,用之有度,回馈十方,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宫观规范管理,抵制打着道教旗号故弄玄虚、神乎其神、违背科学和道教正统传承的现象,对一些屡屡违规的宫观要关门整改直至撒销登记,使宫观真正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弘扬社会道德的高地、净化信众心灵的道场。

三、讲团结,营造齐心协力干事业的氛围

    加强内部团结,是践行信仰、提振道风的客观要求。在讲原则、守规矩的基础上,要有容人之心、容人之量。以“观远”的心态,打破局限性,增强宽容心。多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团结的事。一个人要是有少部分人说你错还不一定是你不对,但大部分人认为你不对时,一定要沉下心来,自我反省,看看到底是哪出现了问题,及时修正偏差。要讲究道与德的统一,知德、重德、守德,念不离德、行不失德、德位相配。佛家说“要想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同理,要想道教得到长足发展,也必须依靠广大道众团结一致、彼此相顾、诚恳相助、齐心协力,共同成就大道。要加强教务等指导,主动搞好服务,帮助解决困难各宫观要积极支持协会的工作,自觉搞好配合,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把道教的事情办好。

四、以讲经交流活动为平台,继承传统,重在创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一直以来,道教界高度重视对道教文化的传承,在整理出版古籍文献、组织讲经交流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有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对道教的教理教义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要求的诠释;另一方面,在弘道利生的内容和形式上要与时俱进,为古老的道教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不仅修道的环境不同以往了,而且信众的素质和构成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讲经说法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与时俱进。内容上要深入浅出,形式上要新颖多样。同时要注意广采众长,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宗教、其他领域好的形式、好的方法也可以学习,为我所用。只有如此,才能使讲经说法达到明经解惑、传道授业的目的,以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信众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以讲经交流活动为抓手,挖掘培养道教人才。

    近年来,贵港市、桂平市道教界以及白石山三清观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当说还远远不够,我们应清醒地看到,道教教职人员文化程度偏低、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是我们道教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是兴道之基、弘道之本。广西区道教界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培养的总体规划、理顺培养思路、树立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式、充实培养内容、健全选拔评价机制,为培育高素质道教人才夯实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讲经交流活动这一重要平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升道教队伍的文化品位、信仰层次和精神境界。通过人才建设把道教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积极力量,为道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为道教真正走出去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道教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道教事业将会充满生机、前程远大!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