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
2025-08-13【祝贺】2025第五届“道教养生辟谷班”在白石山三清观圆满举办
2025-08-13【问道心得】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2025-08-122025年第五届辟谷养生班开展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活动
2025-08-12桂平市道教协会举办“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网络书画展(一)
2024-10-01修行感悟:人心如宽,事事皆美好!
2024-04-18道教八大神咒之一,威力最强!
2024-04-01广西贵港市道教协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2024-03-21《黄帝内经》五大春季养生智慧:成吉人,养天相!
2022-03-16重人贵生、天人合一:谈道教养生的三条原则!
2022-02-23【问道白石山】 今日腊八,为何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2022-01-10今日冬至丨恭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降诞之辰,(附道医养生)
2021-12-21风水学:如何运用风水养好你家中的“鱼”?
2021-10-30办公室风水布局的六大禁忌!
2021-10-05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2021-07-31如何用风水去调整运势
2021-07-30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三龙道人……徐 亮
“慎独”,典出《礼记·中庸》,意为谨慎独处时的行为,通俗的意思就是人前人后都一个样,可说是修身的至高境界。
慎独,修养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除慎独外,还有四个“慎”字可作为我们修身处世的根本。
- 1 -
慎独,“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关于慎独,青松君曾经也与诸位师兄分享过相关感悟。
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看到我们的暗处,一定要慎独、坚守一个君子的原则。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面对故人王密的贿赂和“暮夜无知者”和说法,杨震慨然回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以慎独精神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
被誉为晚晴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他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第一位的,其他三条是都以慎独为基础。
- 2 -
慎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然后感叹:“(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荀子在《劝学》里面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
孟母也是看到了坏环境和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才决定三迁其所,而使孟子终成大器。
“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 3 -
慎微,“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可见,慎微,是防止贪欲萌生、斩断邪念必须坚持的操守。
慎微,主要是慎小事小节。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温水效应”,先把青蛙放入沸水中,青蛙受到强烈刺激,拼命一跳,挽救了自己。再把这只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加热,青蛙在水里悠闲自得,当水温过高想跳出来时,已跳不出来了。
蜀汉先主刘备将之概括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 4 -
慎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慎初”,顾名思义,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避免误入歧途。
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列不复顾惜。”
昨天雨后我到街上去,看见一个轿夫爱惜自己脚下的新鞋子,从灰厂到长安街这段路,下脚的地方总是挑了又挑,唯恐把自己的鞋弄脏了。但是到了京城,路上泥泞的地方就多了。偶然把鞋子沾湿弄脏后,就毫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了。
自觉不越雷池一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是慎初的意义。
- 5 -
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开始的,但是难得有一件事情有结局。
老子也曾经在《道德经》里面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
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
坚持二字,写易行难。毛泽东对此有着非常通俗易懂的表述:“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总是信心满满而又踌躇满志,到了中途可能会灰心丧气想偷工减料。但是如果真正想做好一件事情,不想到头来还功败垂成,就应做到善始善终。
一个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慎”的人,却一定是“瑕人”。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护我们驻守清本,安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