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从《道德经》中看“知足”与“知止” ——参加广西道教界人士2018培训班有感

来自:白石山三清观 发表日期:2018-10-07

从《道德经》中看“知足”与“知止” ——参加广西道教界人士2018培训班有感

——参加广西道教界人士2018培训班有感

          广西桂平市白石山三清观

               颖川道人……陈应伟

          2018年9月5日-7日,广西道教界代表人士学习培训班在南宁圆满结束,来自区道教界近50位代表人士参加学习培训。出席培训班的相关领导有广西区民宗委一处毛光斌、李立勇副处长。广西道教协会会长蔡万圻主持开班。

        本次学习培训的任务就是继续加强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理解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培训要求,全区道教界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区道教界人士要将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全面的理解党的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把握道教中国化的发展方向;要更加自觉担当起广西道教界代表人士的责任。以下是我在参加几天来的学习培训中,在结合社会、人的心态,对道教文化经典《道德经》中“知足、知止”的一层次肤浅之见,作为本次的学习心得。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就是说,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知足是“已经满足于”所得,而知止,则是“获取过程中”主动放弃。

人的贪欲是个无底洞,常常可见“得陇望蜀”的人。而能够“得陇”还拒绝“望蜀”,没有大胸怀绝对做不到。

《增广贤文》则将这个道理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被欲望所控制而辱没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于是一辈子都不会因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而蒙受羞耻。

        二、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老子《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说的是要有容易满足之心,不要一味索求、贪得无厌。《红楼梦》中“智通寺”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可谓震慑人心:“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幅对联写的不仅仅是贾府,也是世人常态: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为贪念所控制,一错再错,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想回头时但为时已晚。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做人不知收敛,得寸进尺,一味争名逐利,凶险和灾祸也会随之降临。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三、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隋代大儒文中子有《止学》一书响绝天下,“止”是中国古人独特的智慧。《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何谓知止?《大学》中没有明说,但却给我们举出了例子:“为人君,止于仁,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知止,即应当为其所应为,不为其所不应为。《周易》中有“艮”卦,讲的就是“止”的智慧。艮为山,一阳止于二阴之上,阳自下生,止于极而不进。这就意味着行止各有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方顺理合义;万物庶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知止的智慧,说的是要知道自己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做好自己分内应为的事,并且不要做出超越自己本分的事情。

      懂得知足、知止,才是立身长久不败之道。以“知止”为始,方能以“得”为终。

        以上浅见,是我在参加本次“广西道教界人士培训学习班”学习中,对道教文化、经典《道德经》的一些领悟,结合当前,简而成文。广西道教人士2018学习培训班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会自觉地把学习坚持下去。紧密结合广西及我市道教工作实际,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勤于思考,谋定而后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开拓创新。这次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适用。我将把这次所学习的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强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

        总之,通过学习,自己感到这次培训班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有序,内容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多样,服务周到热情,讲课精彩纷呈,使人耳目一新,视野顿开,受用良多。同时,也让我进一步明白了,道教的发展,必须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作为广西道教协会副会长的我,更要加深了广西道教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履职重要性,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更加努力奋斗!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