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道教皈依拜师仪轨需知

来自:白石山三清观 发表日期:2019-05-16

道家自黄帝问道广成子,到如今已有4716年(今为2019己亥年),可谓历史悠久。

 4.jpg

道教作为中国的国教,其拜师仪式却鲜为人知,今天贫道就浅谈道教拜师仪轨。

拜师分两种,一是拜度师,即皈依道门;一是拜学师,即拜先生。此二者不可混淆,度师仅一位,学师可以有很多位。

度师,即度脱自己出离凡俗苦海,进入道门之师,通常“本师”“师父”。度师引度自己皈依道门,并依道派字辈给自己取道名。修道之人道名不能更改,亦不能随意提出解除师徒关系。

学师,即传授道功、道法、道术或某种技艺或技能之师,又叫“先生”“师傅”。

皈依三宝

1.何为皈依三宝?

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

    道教中有三宝,分别为“道、经、师”三宝。据《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三清胜境,化生三宝君,一为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道宝);二为灵宝君灵宝天尊(经宝);三为神宝君道德天尊(师宝)。三宝天尊分别为三境主宰、三洞教主。

第一皈依无上“道宝”,

即皈依“太上无极大道”,能永脱轮回;

第二皈依无上“经宝”,

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经”,能得闻正法;

第三皈依“无上师宝”,

即皈依“玄中大法师”,能不落邪见。

2.开示皈依三宝有何意义?

   皈依三宝是‘皈’投’依’靠三宝,请求救护,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世间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针,船只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灯,行人才能看清方向。

   皈依道经师三宝后,可脱离阎罗王生死簿,生死祸福由三官大帝掌管,使自己或亲戚朋友官运亨通,财源旺盛,家人清洁平安。

   道经师三宝又像我们的司南,引导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彼岸。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仰仗道经师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归本性自我

 1.jpg

3.拜师入道就是出家吗?

皈依入道人不受地域、工作、性别、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限制。

皈依未必要出家,很多修行之人或因孝敬父母,或因抚养幼小,或因忙于生计,或因尘缘未了等等原因只能在尘世中修行。现实中,有善道者在家供奉圣象,修行道法。

其实红尘修行比出家修行要付出的更多,面对的考验也更多。

道教正一派可娶妻生子,可喝酒吃肉(道教全真派食素,正一派除斋日、做法事时以外,平时可以吃荤,但有“四不吃”:牛肉、乌鱼、鸿雁、狗肉,因为它们代表:忠孝节义。)

所以真正的修道不一定就是要出家才可以。

 

4.拜师入道有何用?

安心立命

自我修持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既可以修无为之心,亦可做有为之事。

 

5.拜师入道有何资格要求?

成为玄门入门弟子

  先看有没有道缘。 

    将姓名与生辰八字交给师父,

    由师父在祖师坛前焚香秉烛,

    请神问卦。  

二  向师父表明入道缘由。

三  入门后前后都有针对性的“功、课”

    以便因人施教。身强志坚、方能品行端正。

    符合条件须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

 

6.皈依师父如何找?

皈依道教的师父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道教教职人员,一般是当家道长,或高修大德,多数看与师父的缘分。道家中人也要学到一定的层次后,经他本人所属的道观或师父允许后,才能收弟子的,也不是一般的道家中人随意可以收的。

要拜明师,自己先多积善行德,有机缘的自会相遇,师父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

道家讲究正统传承法脉,正统法脉需经师傅开坛上祈上界并上表入道疏文,有了这个你才会得到师父及祖师爷的承认。千万不要学那些邪法,不是心志变得更加狂妄就是变得更加贪欲,最终没什么好下场。

 2.jpg

7.道门拜师需要什么仪式?

  拜师仪式庄严肃穆,新临弟子虔诚恭敬

择黄道吉日

     一、备香表、贡品(水果、鲜花、酒

    水)、爆竹、烟花等祭拜必备;

二、法鼓三通,鸣钟三阵;

三、由度师引领新临弟子至祖师堂前,

    向三清道祖行大礼三皈九叩,师

    父拈香;

     四、呈进皈依表,表文宣读,华财用凭火

         化;

     五、度师上堂就坐,拜师弟子向师爷、

         师父行三拜九叩大礼;

 六、新临弟子向师父表明入道缘由当

    众宣读拜师贴;

 七、新临弟子向师父奉茶三杯,行奉

     茶礼,并向师父供奉利市法金

    (一旦拜师,师父都会为弟子背

     负业障并传授其道法,故道教拜

   师需拜师礼金。礼金也可于拜师

    前向师父供奉)

八、师父给新临加持灌顶(正一派为

    传度、全真派为冠巾),开示师

    承,宣读门规、戒律;

     九、徒弟叩谢礼毕,见过众师兄弟及

         嘉宾;

     十、鸣炮,谢师,礼成。

备注:在拜师仪式上,师父及两名以上见证人(引荐师、见证师)方能进入师门,成为师父的入门弟子。入门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大师兄,亦称开山弟子;最后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小师弟,亦称关门弟子;同时入门的年长者为师兄,年青者为师弟。未经过上述程序,向师父学过拳技且功夫较好,得到师父承认的,也是师门弟子,但只能称作记名弟子,不能称为入门弟子。不是入门弟子,也不是记名弟子,只是同师父学过道艺,称为学员、学生或学徒。

新临弟子皈依誓言:

今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         地方居住

善信 建生于   年(农历)   月      日      时,

皈依玄门正一天师派第    代    为师,为     代弟子,取道名:

 

十方常住道经师三宝在上:

万法宗坛历代宗祖列位先师在上:

雷坛会上千千师祖,万万师爷在上:

     弟子,正心诚意,誓愿终生皈依道宝,常侍天尊,永脱轮回,超脱一切,住最上乘。誓愿终生皈依经宝,生生世世,得闻正法,深明经藏,神通莫测。誓愿终生皈依师宝,学最上乘,不落邪见,太上授首,成大仙道。

    弟子,正心诚意,持戒修行,终生奉行九真妙戒。一者克勤,爱国守法,是念真戒。二者敬让,孝养父母,是初真戒。三者不杀,慈救众生,是持真戒。四者不淫,正身处物,是守真戒。五者不盗,推义损己,是保真戒。六者不嗔,凶怒凌人,是修真戒。七者不诈,陷贼害善,是成真戒。八者不骄,傲忽至真,是得真戒。九者不二,奉道专一,是登真戒。


     弟子,正心诚意,誓愿终生广行十二善愿。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三愿皇王万寿,四愿国土清平。五愿民安物丰,六愿福寿康宁。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弟子,正心诚意,修真行道,利乐众生,承传道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为了社会的自然与和平,一切为了众生的康乐与文明。修行功德不思议,回向无边诸众生,普愿天下大和谐,极乐天堂是人间。

祈请宇宙万神鉴其心,宇宙万物证其行。表通都天纠察王灵官,盟证弟子入玄门。

志心皈命礼

无量度人天尊

天运    年   月     日具

道门皈依戒律:

三皈四戒

三皈五戒是道教戒律中最基本的戒律,初入道者(出家或在家)必先遵依。

 三皈:

 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

“永脱轮回,故日道宝”;

 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

“得闻正法,故日经宝”;

 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师

“不落邪见,故日师法”。

 四戒:

 牛肉--狗肉--乌鱼--大雁

 

虚皇天尊所命初真十诫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

        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

 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

        当行阴德广济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

        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第四:戒者不得邪淫败真秽慢灵气,

        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

        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

        当以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

        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

        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

        当慕劵己栖集清虚。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

        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3.jpg

道门皈依须知:

     一:爱国爱教,乐于助人;信仰虔诚,

         心怀仁慈,感化天下苍生。

     二:此证只证明本人是道教皈依弟子

        (居士)身份,不作其它证明。

     三:此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涂改

         和转借他人,如有遗失须申明

    作废,向发证单位申请补发。

四:不得持证做违法乱纪之事或从事

    封建迷信活动,持证违背戒律,

    由发证单位追缴收回。

五:皈依弟子和入道弟子之间要保持

    团结和友好联系,互帮互助。

六:皈依弟子要视皈依宫观如家,

    自觉维护宫观的声誉,不得

    干预皈依宫观的内部事务。

     七:此证只限于在道教开放宫观使用。


↑ 顶部